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知道学校的发展历程吗?了解每幢建筑背后的故事吗?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开展自我学习,如何参加学科竞赛吗?入党又该具备什么条件?今年秋季开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新生学子可通过“新驿站”育人平台,在自选菜单里,选择所需微课“点亮”大学生活。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机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机关部门服务学院意识,推动管理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机关党委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设立“新驿站”育人平台,通过系统开展多形式的微课、对谈、参访等活动,协同二级学院做好新生始业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特色做法
充分发挥机关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以机关各党支部为单位,第一批上线“宁理廿年”、“专门为你准备的入党指南”、“校园文化解码”等26个主题微课,内容涉及党史教育、校园文化、大学规划、消费观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学校党委领导主动带头列清单、上微课,机关各党支部书记、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积极参加,他们结合岗位特点,把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专业素养与学生兴趣点相结合推出微课自选“菜单”,各学院可根据需求自由“点菜”,共同约定开展微课讲授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细节,以实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成效
机关第七党支部“新驿站”微课“宁理廿年”走进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主讲人是学校党委书记胡征宇,他回顾了浙大宁理建校二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曾先后4次来校视察和指导工作,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为学校发展把舵定向。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情况,展示了“行走的新闻”、“用声音叙事”和“益立方”等思政教育品牌,勉励学生在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很有意思,胡书记列举了不少优秀校友的故事,很受激发,还有一些校情校史,我第一次了解,对学校充满信心。”数据学院大一新生李琼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机关第一党支部杨德仁为120余名新入职教师做了《求是创新 知行合一——在学校建设全国百强高校中贡献力量》的报告。杨德仁重点介绍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智慧化港口与服务”两大学科群建设规划,阐述了“立足宁波、依托浙大、放眼全球”的发展思路。新教师们表示,作为新浙大宁理人就要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为学校百强梦贡献一份力。杨德仁院士还走进2021级生化学院新生课堂,带领同学们了解材料学科发展前沿,讲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大国工匠”的生动故事。
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审计处处长叶剑洪为传媒与法学院的学子做了《人生好比弹琴》的主题微课,他以“三考浙大”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要充分结合兴趣和能力,尽力提升自己、牢牢把握机会,并就“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提出五点建议,包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锻炼身体、培养创新能力等等。与此同时,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陈斌老师的《学校文化符号解码》,机关第一党支部、教科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国昌老师的《你了解大学排行榜吗》,机关第三党支部宋汉文老师的《专门为你准备的入党指南》等,都相继走进二级学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据初步统计,截止2021年11月初,机关7个党支部已开展十余场微课报告,覆盖学生1200余人次。
四、启示与思考
机关党委“新驿站”育人平台搭建了学校机关部门联系学生、了解学生的桥梁,通过多形式微课,与二级学院合力做好新生及新教工始业教育,帮助“新浙大宁理人”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将知史、爱校教育落到实处,受到了宁理新人的好评和学院教职工的肯定。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丰富育人形式,结合时下热点和师生动态,推出更多鲜活生动、师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微课”,助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