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办实事】信息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一、背景

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及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和国家对本科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等总体要求。

信息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学院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针对学生课程卷面不及格率总体偏高的现实情况,始终秉持“以本为本”和“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坚持分类设计、系统推进,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增强课堂教学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特色做法

1.深入开展教情学情数据分析。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教师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数据、课堂教学管理过程数据、学生课程成绩考核数据等掌握教情学情基本面。

2.广泛开展教风学风调查研究。由学院党委牵头、各职能机构参与,召开了系(中心)教师座谈会3场,学风建设讨论会1场,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现状研讨和调查研究,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基层意见,深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分享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3.协同研究教风学风提升对策。在教情学情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学院从教务学务联动、课堂内外互动、院内院外协同、机制举措互通等方面,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三、实施成效

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现已形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调研报告,并提出了:以“教风-教质”持续改进为目标的工作机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构建了:课堂教学质量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支撑保障工作体系。目前,学院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已陆续出台《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本科教学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专业特色课互选实施方案》《教学效果评价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在后续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确保实施效果。

四、启示与思考

1.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育人的第一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要把课堂教学质量放在首要地位,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着育人职责。

2、要以三全育人的理念和方法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要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学院、专业、课程、学生和教师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和流程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3、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凭教师在课堂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多维互动,需要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夯实工作基础。而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在思想教育、教师考核、教学评价、氛围营造、学风管理等方面加以重点着力。

上一篇:【办实事】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学史力行凸显成效

下一篇:【办实事】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大手牵小手”外语援教活动——推动“三为”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