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学思​:以高质量调查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学习心得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习近平同志到任浙江后,坚持以调研开局开路,用短短118天时间连续跑了11个市和25个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他主导提出的“八八战略”就是在调查研究中逐渐形成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的成果。

近几日,我认真学习《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对张曦同志和孙文友同志的访谈印象尤为深刻。从习近平同志亲体力行的事迹中,对他关于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习近平同志讲,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要求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使决策建立在充足的事实依据之上。我的学习体会是,习近平同志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是行家里手,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作出了表率。

一、学有所悟,高站位领悟总书记调查研究的实质要义

孔子有云:“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其指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情、志是一致的,通过观其言、察其行,能够体察感悟到一个人的胸中情志。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我们不仅能直观感受到习近平同志的行事风格、处事艺术、理事能力,也能深刻领会到习近平同志的科学思维、高尚情怀与鲜明品质。

1、习近平同志的调研工作充分彰显系统观念。习近平同志是站在历史和发展的宏观视角阐释和践行调研工作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这个出发点问题。他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他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习近平同志通过广泛调研提出“八八战略”的逻辑起点,就是要从战略上系统思考和谋划浙江的发展,解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有根本性、前瞻性、长远性的问题。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习近平同志亲体力行并亲自推动的调研工作必然是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并得到实践的反复检验和充分证明。

2、习近平同志的调研工作充分彰显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是从系真情守初心的使命担当高度部署调研工作的,解决的是“为了谁”这个落脚点问题。他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调查研究必须紧紧扣住、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来进行;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习近平把领导下访作为开展群众工作、做好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持之以恒带头推动,让人民群众生发出“没见过哪一朝哪一代的‘官’,敲锣打鼓地叫老百姓来‘告状’的”亲近与感慨。

3、习近平同志的调研工作充分彰显务实作风。习近平同志是从动真格、重实际的坚定意志出发推动调研工作的,解决的是“怎么做”这个着力点问题。一方面,调查研究要注重抓落实。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在浙江任职期间,他率先带头走遍浙江各个县市区,总是在省委办公厅呈报日程安排建议方案中做“加法”,经常告诫大家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调查研究关键要看实效。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习近平刚到任浙江两个半月左右就调研了9个市和10多家单位,真正带头把调研工作实下去,求真风气树起来。

4、习近平同志的调研工作充分彰显科学精神。习近平同志是从取真经、出实招的目标导向出发开展调研工作的,解决的是“如何科学决策”这个突破点问题。在开展调查研究时,他十分注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仅继承过去调查研究的好方法,还提倡结合新的学科理论、新的调研方法、新的调研工具等进行调研。他指出,在调研方法上要多样化,一种方法不如几种方法好;要求党员干部在具体实践中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多管齐下;强调既要有“抓住重点、找准典型”的敏感性,又要有“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要有“精品意识”。 “八八战略”决策迅速形成并成功实践,不仅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也是他对浙江发展科学谋划、科学决策、科学推动的有力彰显。

二、用有所得,高质量开展调查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自2001年建校起,走的就是一条在摸索中探索的办学新路子,得益于在调查研究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提供决策依据。2018年,省委常委会决定支持学校转设为普通公办高校,并将“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确定为办学目标;2020年,学校成功转设,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对标发展目标以及省内外兄弟高校的发展,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差距在哪里?”“有哪些短板与优势?”“差距有多大?”“如何借鉴与创新?”等等这些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现实困惑和重大问题,都需要以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为前提;并对以往或多或少存在的调查研究问题不够聚焦、范围不够广泛、程度不够深入、方式不够多样、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更高要求;换言之,高质量调研成为谋划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刚需”和“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十四五”期间,学校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破解新难题。

(一)调查研究要坚持全面系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既是办学二十年来的接续,也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办学的发展;是在以往基础上的发展,更是锚定新目标更高质量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在这个阶段思考谋划未来发展是长远的、全面的,组织开展的调查研究也必然要求是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在调研内容方面,也要坚持破立并举、优劣比较、纵横对照、前后贯穿,只有这样才能对教育规律、办学优势、发展短板有更加宏观方位性的把握,对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制定才能做到靶向决策。

(二)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同时要将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目标导向中找问题,在困难问题里找突破,聚焦学校当前及今后发展面临的关键性、引领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维度调查研究,摸清问题本质,厘清解决思路,提出解决对策;做到在统筹全局中抓住重点,在系统把握中扭住关键,在多管齐下中找准主线,尽可能地多做实功、少做虚功、不做无用功,一定程度上避免“摊大饼、撒芝麻”。

(三)调查研究要强化组织实施。“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发展目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调查研究既是前战,也是持久战、常态战。一方面要强化调查研究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性,要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调查研究的谋划和组织实施,面对学校办学遇到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始终怀揣敬意和尊重,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蜻蜓点水。另一方面要强化调查研究的求真务实作风,把调查研究当正事看、当要事办,注重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化和机制化抓,特别是要突出领导带头领衔、带头一线、带头组织实施,列清调研计划、压紧工作责任、抓实调研进度,确保调而有研、研而有判、判而有策,推动调查研究能出高质量成果。

(四)调查研究要走好群众路线。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既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也是集聚群众智慧的关键途径。一方面,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交换意见、统一思想的好办法,在调研过程中把学校发展重大问题、关系师生利益的重要关切跟师生群众“拉家常”式地讲清讲透,争取师生理解和认可;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倾心纳谏、广开言路的心态与方式,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师生中去,同师生一起讨论问题,既要听师生代表的顺耳话,也要听师生代表的逆耳言;既要让师生代表反映情况,也要请师生代表提出意见,确保调查研究适校情、体民情,既有前瞻性,又有“烟火气”。

“见一斑而窥全豹”,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学细悟,我们不仅要理解掌握调查研究工作思维观念、方法艺术,更重要的是做到触类旁通,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科学理论与个人工作实际相结合,纯熟运用到履职尽责全方位、各领域,坚定正确方向,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本文作者:黄光杰

(本文刊发在《党政视野》2021年第4期)

上一篇:宁波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我市教育系统热烈反响①

下一篇:学思:【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浙大人】竺可桢:求是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