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案例

机关党委“微课菜单”请学院基层“点菜打分”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事”实践活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机关主动服务学院意识,推动管理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关党委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设立“新驿站”育人平台,搭建机关部门联系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的桥梁,通过系统开展多形式的微课、对谈、参访等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协同学院做好新生始业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目前已在全校范围内公布第一批微课主题“菜单”26个,内容涵盖“浙理20年”、“校园文化解码”、“专门为你准备的入党指南”等多项学院、大学新生“急难愁盼”的问题。

党建引领为民服务数智赋能乡村振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数据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指派多名党员教师任职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先后为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宁海县农村基层网格员等开展农村数字技术培训,累计人数600余人;为海曙区探索数字农业新模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解决水稻精准作业、无人机作业技术难题;帮助余姚梁弄镇攻克小水果种植中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病虫害防治等重点课题,实现了对猕猴桃灰霉病较好的防治效果。

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教师党员英语角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校英语角活动,为学生办实事。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教师党员英语角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三晚上18:30-20:30,教师党员会在南教学区SC107的阳明学堂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活动。教师党员每周选取1个主题,4-5个不同的话题,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党史教育以来,学院共组织英语角活动15次,30余名党员教师参与英语角活动,受益学生约1000余人。英语角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们搭建英语学习的平台,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校园的外语学习的氛围,成为理工的一个文化亮点,也成为理工学子练习口语、学习文化的好去处。

艺术点亮乡村振兴设计赋能城市文明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通过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师生参与,赴宁波各个乡村、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艺术点亮乡村、社区特色活动,深受基层的欢迎和赞扬。从象山影视城的“建党百年艺术展”、奉化雷山村的150平米墙体手绘、海曙章水镇的创意景观小品搭建、宁海许民村的 “塑形铸魂,致富于民”建筑营造、宁海信干山村的“山海花谷,诗意信干”艺术乡建打造,到鄞州首南街道的“共享空间”美化改造1.0版向内涵提升2.0版的升级、象山丹桂社区的品质提升、鄞州明东社区的儿童友好空间参与式设计工作坊等,设计学院师生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设计赋能宁波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多措并举育新人,科研立项显成效

土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引才育才工作。针对新进教师,推出系列培育活动:今年以来,一是开展“青砼论教”系列教师成长论坛,分享教学工作、教研教改申报相关经验;二是推出“青砼时代”优秀青年教师专访系列,通过骨干教师成长典型事例宣传,带动新进教师成长;三是点对点邀请专家学者为新进教师作国家基金申报指导。通过以上育才措施迅速提升新进教师科研工作水平,尽快适应高校工作环境,取得显著成效。2019——2021年土建学院新进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立项4项,立项率为19.05%,三项指标均为学校最高。

浙大宁理生化牵手宁波三生生物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发挥高校教师党员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企业是高校发挥社会职能的重要方式。今年6月,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化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带领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与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该基地将围绕支部共建、科研合作、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人员交流及就业实训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截止到目前,该支部已派出64名同学前往该公司实习,帮助企业储备人才。生化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王进波教授与该公司合作申报了宁波市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法律咨询助师生这个支部很“硬核”

他们是校园里的“红领律师”,从培训纠纷、交通事故、网络暴力、购房纠纷到知识产权、正当防卫、继承赡养、民间借贷,从教师、学生到后勤职工,都是他们的提供法律咨询的范围和对象,他们就是传媒与法学院党委法学教工党支部的教师党员。

从2021年6月成立法律咨询室后,14名支部党员共接待教职工和学生20余人次,实际咨询时长达40余小时,远远超出每周一次一小时值班咨询时长,真正秉承“实干法学”理念,帮助广大师生员工解决法律困惑、防范法律风险。此外,支部里的党员干部利用心理咨询特长为师生排忧解难,提供了解难题的第二重保障。

认真办实事,切实解难题,法学教工党支部在行动。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信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

信息学院针对学生课程卷面不及格率总体偏高的现实情况,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对近年相关课程卷面成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学院党委牵头、各职能机构参与,按系(中心)分别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深入分析原因、凝聚共识、交流心得,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加强顶层设计,提出可操作、可持续的政策举措,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落实落细。

机能学院师生党员爱心结对帮扶学习困难生

机能学院党委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2021年6月全体教师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委员同志一对一结对共52位“学习困难学生”。通过结对帮助,52位学生中已有11位“脱困”(即第一个学分小于6分),占比21%,结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机能学院党委深化结对工作,将结对对象的类型进一步扩大,参加结对的党员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到全体教师党员和全体学生党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送理论到基层

今年3月以来,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理论优势,选派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党史学养厚、宣讲能力强的思政理论课教师组成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截至目前,马院教师已赴基层开展党史专题宣讲70余场,受众达近1.2万人次,满足了基层单位尤其社区群众对既有理论深度又生动讲解的高质量讲座的迫切需求。海曙区白云街道“百场讲座育百姓”云峰大讲堂、海曙区段塘街道南苑社区、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胜利路社区等基层单位在宣讲过后再次要求宣讲;讲座现场,不管是白发苍苍的退休老党员,还是两新组织的年轻人,都能聚精会神听取报告,讲到动情处,一些听众眼含热泪,讲座结束后,一些党员意犹未尽,就有关问题与讲座老师进行讨论。

直属单位党总支图书馆多举措推动考研服务落地

图书馆设立考研座位476个,累计接受报名人数5241人次。据统计,2018年-2020年之间,每年考研自修室的学生考上研究生的人数平均85人/年,共有256人成功考入国内研究生院校。

2020年增设考研专柜1008个。累计接受申请1768人次。

以主题实践等形式开展答疑讲座、考研经验分享会、模拟考场、考研资料捐赠等系列工作。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模式,目前已发送考研相关推文66篇,累计阅读量达82822,受到省内高校同仁的认可。

上一篇:设计学院师生共同观看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

下一篇: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18期(20211008)